Journal Browser
通知公告 more >>
5 December 2024 征稿启事

Citation Guidelines

- update at: 1 Apr 2025

一、中文注释规范

(一)著作类

① 《毛泽东选集》第1卷,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,第136页。

② 王利明:《民法新论》上册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,第34—36页。

③ 曾繁仁、高旭东:《审美教育新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,第123页。

④ 朱润东主编: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》上编第1册,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,第21页。

⑤ 林山田:《刑罚学》,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,第159页。

⑥ [意]加罗法洛:《犯罪学》,耿伟等译,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,第139页。

(二)析出文献类

① 朱慈蕴:《对一人公司立法与规制的思考》,载王保树主编:《商事法论集》第5卷,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,第39页。

② 黄源盛:《民初大理院民事审判法源问题再探》,载李贵连主编:《近代法研究》第 1 辑,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,第5页。

③ 沈从文:《边城题记》,载《沈从文全集》第8卷,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,第371页。

④ 李鹏程:《当代文化哲学沉思》,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,“序言”第1页。

(三)辞书类

① 《辞海》,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,第743页。

(四)期刊类

① 高铭暄等:《论毒品犯罪的罪名与刑法适用》,《中国法学》1992年第3期。

② 王晴佳:《中国二十世纪史学与西方——论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》,《新史学》(台北)第9卷第1期,1998年3月。

③ 《卷首语》,《北京文学》1994年第1期。

④ 陈独秀:《一九一六年》,《青年杂志》第1卷第5号,1916年1月15日。

(五)报纸类

① 鲁佛民:《对边区司法工作的几点意见》,《解放日报》1941 年 11 月 15 日第 3 版。

② 李文燕:《关于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罪名的质疑》,《法制日报》1993年4月4日第3版。

(六)古籍类

① 《大学衍义补》卷一百零二。

② [清]沈家本:《沈寄先生遗书》甲编,第43页。

③ 乾隆《嘉定县志》卷十二《风俗》,第7页a。

④ 《资治通鉴》卷二○○○,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乙卯,中华书局1956年版,第6293页。

⑤ 《清圣祖实录》卷二九三,康熙六十年闰六月甲戌,中华书局1986 年版,第849页。

⑥ 《清史稿》卷四八六《文苑三·吴汝纶传》,中华书局1977年版,第13444页。

注:经史子集类,注释若过多,可以随正文夹注,如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

(七)转引文献类

① 章太炎:《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》(1925年10月),转引自汤志钧:《章太炎年谱长编》下册,中华书局1979年版,第823页。

(八)公报类

① 《最高人民法院公报》,1993年第1期。

② 《中华民国政府公报》第200号,1912年11月27日。

(九)文件类

① 财政部:《关于国债代保管凭证(单)应严格执行国债兑付政策的通知》,财国债字﹝1995﹞第25号,1995年7月17日。

(十)学位论文类

① 陈默:《抗战时期国军的战区—集团军体系研究》,北京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,第 134 页。

(十一)手稿、档案文献类

标注顺序:《文献标题》,文献形成时间,卷宗号或其他编号,藏所。

①《傅良佐致国务院电》,1917年9月15日,北洋档案1011-5961,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。

(十二)电子文献

标注项目与顺序:责任者:《电子文献题名》,更新或修改日期,获取和访问路径,访问日期。

王明亮:《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》,1998年8月16日,http://www.cajcd.cn/pub/wml.txt/980810-2.html,访问日期:1998年10月4日。

 

注意:请尽量依次注明作者国籍(中国近现代略,古代要指明朝代)、作者名(《论语》《庄子》等人所共知的可略)、作品名、卷册、译者、出版社以及版本年份、页码。(凡是收入论文集的论文,随后要指明论文集名称)

 

二、外文注释规范

引证外文文献,原则上使用该语种通行的引证标注方式,采用外文标点符号。

英文(字体为:Times New Roman),采用以下格式。

(一)著作

作者(名+姓,如:Karl Marx,T. S. Eliot),书名(用斜体),出版地:出版商,出版年份,页码.

James Barrett, The Great Southern Railway, London: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82, p.3.(如果是连续页码,则用pp.3-6)

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, The Arts of Power: 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, 1300-1600, Berkeley: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, 1992, pp.19-28.

 

(二)期刊论文

作者,文章名(正体加英文引号)in 刊物名称(用斜体),卷,期(年),引文页码.

Jennifer Ryan, “Management Marketing: a case study of Grafton Printers plc,” in The Irish Marketing Journal, Vol. 3, No.11 (1998), p.12.

(三)文集论文

作者,篇名(用英文引号)in编者姓名(ed.,多人用eds.),文集名(用斜体),出版地和出版时间,页码.

Howard Lemontree, “Discourse Markers,” in Joseph Keyes (ed.), Discourse across Varieties, London: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80, p.45.

(四)报纸文章

作者,篇名(用英文引号)in报纸名(用斜体),出版日期,引文版次或页码.

Gordon Bowker, “The mystery of how a great novelist became a broadcasting critic,” in 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, 17 Sept. 2008, p.32.

Jin Xin, “Why Does China Advocate the Belt and Road?” in China Today, 10 October 2018, p. 32.

三、其他

(一)非直接引用原文时,注释前应加“参见”。如:

①参见蒙万夫等:《柳青生平述略》,载蒙万夫主编:《柳青写作生涯》,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。

②参见James Barrett, The Great Southern Railway, London: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82, pp. 29-64.

(二)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时,应注明“转引自”

(三)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,应注明如:第35—40页(英文为pp.3-6)

(四)引用网络上的资料,应注明资料网址、发布时间和访问时间。

(五)当引自同一本书的注释很多时,可以只在第一处注明作者、书名、出版社、版本等详细信息,并说明下不一一注释,后只随正文夹注页码。如:

“咱家是猫。”(第1页)

(六)外文作者、著作、论文第一次出现时夹注原文名称,作者标注生卒年,著作用斜体,论文用正体加双引号。如:

人名:林恩•雅各布森(LynnJacobson)

书名:《社会如何记忆》(How SocietiesRemember

公约和法案: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》(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)

文章名:《一位生态记录者的告白:绿色戏剧》(“Confessions of an Eco Reporter: Green Theater”